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系承办的“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学术沙龙第127次活动”于2024年5月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顺利举行。中国力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汤亚南女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浙江大学邓见教授等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力学学界的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活动。沙龙旨在展示力学学科的最新进展,促进力学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交流,为力学青年学者提供一个相互了解与科研合作的契机,分享想法、经验和进展,探索新的方向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力学学科长足发展。
会议开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汤亚南女士代表学会致辞,感谢会议承办单位的辛苦组织,并对参会的专家和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工程力学系主任王本龙教授致辞,并对参会的专家和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特邀报告环节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倪明玖教授作题为《磁约束聚变堆研发之液态金属磁流体力学问题研究》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团队围绕聚变堆包层及偏滤器研发在液态金属磁流体力学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孙成奇研究员作了题为《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机理与寿命模型》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通过变幅加载在“裂纹面创建印记”的创新思路,捕捉到高强钢、钛合金超高周疲劳内部裂纹萌生与演化的中间过程,并测得其等效裂纹扩展速率,提出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与演化机理,并基于累积损伤的疲劳过程,建立了疲劳裂纹萌生与初始扩展行为的超高周疲劳寿命模型,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符合。
浙江大学叶青青教授作了题为《宏观空泡非稳态形变对流动稳定性影响研究》的报告。报告中针对空泡界面非稳态结构对涡流结构时空演化特征及非稳定特定的影响机制,建立空泡形态、流动结构与噪声相关性,揭示梢涡空化流动失稳及噪声产生机理。
天津大学方维副研究员作了题为《生物与仿生材料表面浸润动力学》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生物与仿生材料表面浸润动力学,构建了固液动态浸润的力学理论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以及高度耦合的变形行为,阐释了液滴在柔性、非均质、高速运动等固体表面的动力学及其调控机制,探索了其在材料、信息、能源传输及软体机器人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马道林副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机器人灵巧操作的触觉传感与感知》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人性机器人的关键核心基础——触觉传感器,以及对其触觉感知反问题的构建和求解方面的最新进展。
报告期间参会人员就各领域问题展开了积极踊跃的讨论。
会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组织下,与会人员参观了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和特色,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涵盖范围广泛,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了跨学科交流的机会,将助力青年工作者开阔科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