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业界动态  
臭氧也许正在悄悄缩减你的寿命
2022-05-02 19:31:42  来源:今日健康网  作者:  分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群队列研究表明长期臭氧暴露或与多病因过早死亡相关。然而,以长期臭氧暴露为风险因子的环境健康研究依然稀缺,并且早期研究对于臭氧暴露量化指标的设定众说纷纭,因而现有的流行病学证据仍存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群队列研究表明长期臭氧暴露或与多病因过早死亡相关。然而,以长期臭氧暴露为风险因子的环境健康研究依然稀缺,并且早期研究对于臭氧暴露量化指标的设定众说纷纭,因而现有的流行病学证据仍存在大量的分歧。因此,英国University of Cambridge化学系大气科学中心与澳大利亚Monash University气候与空气质量研究中心合作,全面检索、评估了文献库中基于人群队列臭氧暴露-死亡风险既往研究,并通过荟萃分析整合了文献所报道的流行病学证据。

柳叶刀发布的年度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报告将室内外颗粒物与室外臭氧暴露共同列为主要环境风险因素,并于2021年正式建议未来的研究使用暖季日内最大八小时平均浓度作为优选暴露指标。因此,本研究重审较早的两篇系统综述中囊括的队列研究证据,同时收集MEDLINE, Embase与Web of Science三大数据库所收录的最新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更新至2022年2月,共计25篇进行评述(图2),并以暖季最大八小时浓度均值为标尺,对所有纳入文献的结果进行转化。

图2 文献检索流程示意图

地表臭氧作为一种无直接人为排放源的光化学污染物,其浓度受太阳辐射强度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波动与冬夏差异。较早期的研究使用多种暴露指标来量化队列中个体的臭氧暴露水平,包括年平均或暖季平均的全日浓度均值、日内最大八小时均值或日内最大一小时浓度,并以选定的指标估算人群多病因死亡风险。既往的荟萃分析都未考虑暴露指标的差异性,但事实上,不同指标下的单位额外风险比(即每增加10 ppb暴露水平的HR/RR)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现实意义。因此,差异性暴露指标下的风险值需要统一成同一暴露指标用于荟萃分析

美国环保署早年间提出,当观测资源不足时,可用线性调整因子来近似转换不同指标下的臭氧浓度水平。基于此经验,本研究使用1990-2019年间共计30年全球对流层臭氧评估报告联盟(TOAR)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CNEMC)地表监测网络的观测记录,借助无截距线性模型来重新标定线性调整因子(图3)。

图3 指标间转换参考参数与线性模型精准度

综合了最新的研究并转化暴露指标为暖季日内最大八小时平均浓度,本研究发现长期臭氧暴露会增加全因死亡(RR = 1.014, 95% CI: 1.009–1.019)、全呼吸道疾病死亡(RR = 1.025, 95% CI: 1.010–1.04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RR = 1.056, 95% CI: 1.029–1.084)、全心血管疾病死亡(RR = 1.019, 95% CI: 1.004–1.035)与缺血性心衰死亡(RR = 1.074, 95% CI: 1.054–1.093)的风险,但对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梗与肺癌的死亡风险,既往研究暂未发现长期臭氧暴露有显著影响(图4-6)。

图4 长期臭氧暴露相关的全因死亡风险荟萃分析

图5 长期臭氧暴露相关的呼吸道疾病死亡风险

 

图6 长期臭氧暴露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是健康计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于柳叶刀报告中正式建议使用暖季日内最大八小时平均浓度为人群长期暴露评估指标后,首个针对性地校正了暴露指标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整合了最新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多死因的独立风险,研究结果可用于全球臭氧暴露所导致的疾病负担评估与地区性预防政策制定。当前,长期臭氧暴露相关的队列研究大多出自欧美团队,因此,基于中国以及其他亚非拉国家的队列研究将有助于提升荟萃分析结果的泛化性,并甄别异质性的来源。日趋完备的地面大气观测系统也将有望提供更为可靠的地区化指标转换参数值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今日健康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今日推荐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8. 今日健康网 www.jinrijiank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jinrijiankang.org 执行主编:为民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