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执法为民、依法行政、包容审慎、服务发展”为原则,通过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服务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建立“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新模式,做到监管“科学、精准、有效”,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服务“用心、用情、用力”。
01
严格规范程序强化“事前告知”
加强制度建设,包容审慎监管。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两免两轻”四项清单、建立法律咨询专家库工作制度、制作《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视频》,指导全市执法人员依法文明规范执法。结合赤峰市经济发展状况和经营主体实际,全面梳理现行法律法规,依法厘清适用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相继推出本部门本领域行政执法“两免两轻”四项清单共计188项事项,从制度层面为推行柔执法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加强普法宣传,完善培训机制。统筹制定普法宣传计划,创新市场监管普法宣传载体。持续开展“执法效能提升年”和“执法形象塑造年”活动,实施“三个一”工程。组建赤峰市市场监管系统法治培训讲师专家库,建立“法治大讲堂”学习培训机制,每一季度至少组织一场全市规模的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目前已举办2期“法治大讲堂”,全市1000余人参加培训。今年以来,共组织参加了30余场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班,切实提升了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加强行政指导,服务企业发展。注重指引企业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广泛运用行政辅导、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约谈等非强制措施,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合法合规经营。将行政指导置于监管执法之前并贯穿监管全过程,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扑下身子“问需”,沉到企业“解答”,帮助企业纾困解忧。今年以来,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共开展行政指导10余次,解决经营主体问题的同时,防范和化解违规风险。
加强审批改革,聚焦高效服务。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办理频次高等15项审批许可事项,实行线上线下“全区通办”“跨省通办”“市域通办”。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来,减少审批环节8个,压缩审批时限19个工作日,精减审批材料21份,平均减程序57%、减时间46%、减材料51%、减跑动64%。办理企业信息变更198件、企业注销登记165件、开办餐饮店262件,提供业务咨询、帮办代办服务1363余次。扎实推进了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企业注销登记“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02
完善联动机制推动“事中监管”
全面落实“轻微免罚”措施。对轻微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制定出台“两免”清单,共列入免罚事项59项,确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情形33种,进一步拓展柔性执法领域,彰显执法温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减轻处罚”案件423件,“不予处罚”案件63件。有效减少了行政争议,用有“温度”的执法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但也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坚持重违严惩,对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等领域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突出问题和严重违法行为,坚持果断“亮剑”,重拳出击。共查办大案要案10余起,保持了重违严惩的高压态势。
积极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统筹市场监管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项,应用好信用信息,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全面梳理市场监管领域31个部门业务,制定57项信用风险分级分类部门联合抽查计划,进一步规范市场监管部门内部涉企信息归集标准和归集的具体内容,强化了涉企信息归集公示。
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统筹市场监管领域各环节检查任务,科学制定市、旗县(区)两级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涉及部门由30个增加到32个,切实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市共有企业74140户,其中信用风险低的59459户,信用风险一般的11360户,信用风险较高的2272户,信用风险高的1049户。在双随机抽查中充分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提高对信用风险高的经营主体的抽查比例和频次。
创新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为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调查取证规范性、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等情况的全程监督指导,我局组织法制人员、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全程参与开展“伴随式”执法办案,一方面可以使法制审核人员全面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事中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让法制审核人员提前介入了解掌握案情,有助于更规范高效开展案件审核。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伴随式”执法办案20余起。
积极推行“服务型”执法模式。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行动,建立区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积极组织执法监管人员到玉龙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八里罕知识产权小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化妆品经营企业、成品油销售企业开展普法宣讲6次,发放精心编制的《赤峰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指导手册》2000余册。持续做好分管领导带队帮扶,现场解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问题5项,并对13家单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
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教育贯穿于监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质量月、世界计量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丰富的普法宣传形式、内容,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守法。在日常监管中,深入推广说理式执法,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在执法文书中说清事理、情理和法理,努力预防和化解执法风险,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03
强化跟踪问效做好“事后回访”
创新“两书”同达机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实行“一处罚一告知(提示)”。支持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修复信用,主动告知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的工作流程、公示要求等内容,帮助经营主体及时改正。开通线上线下修复双渠道,实施全流程网上信用修复,依法依规实现“能修尽修”。今年以来,全市共累计修复信用信息71895条,其中严重违法名单移出257条,经营异常名录移出71638条。
建立“康复式”回访机制。为进一步做好执法办案与业务监管有效衔接,真正实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建立行政执法事后“康复式”回访制度,组织法规、纪检等科室人员与办案人员及时开展案后回访工作。通过走访行政处罚当事人,征询对案件处理结果的意见,有针对性地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使当事人更加认同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有效减少行政争议。今年以来,已对10余家企业进行办案回访,帮助企业查找违法行为原因,查看整改落实情况。
积极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活动。不断强化执法案卷质量管理,每年组织一次全市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工作,让执法办案人员、法制审核人员和专家骨干参与案卷评查,通过案卷评查“小切口”助推执法质量提升“大文章”。同时,组织召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亮点分享会,由参评人员对疑难问题现场进行沟通交流,既有利于发现“问题”,也有利于对“亮点”进行总结学习,为后续案卷质量控制工作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以来共选取9个案卷参加区局举办的2场案卷评查。
收集建立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库。典型案例既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强的“清醒剂”。今年以来收集各旗县区局共计28个案例建立赤峰市行政执法案例库。坚持正反典型案例同推,树牢宣传引导也是监管的理念。对市场监管领域正面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让示范企业有获得感、荣誉感;对重点领域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以及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实施集中公示、重点曝光,起到曝光一个、警示一批的效果。截至今年7月底,已公布消费维权、广告等典型案例28件,曝光广告、特种设备等领域的反面案例15件。
通过推行“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进一步促进形成“执法监管有尺度、依法打击有力度、法治服务有温度”的工作理念,为不断打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