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团队结合区域化学传输模型和全国大气组分观测网络,发现氮氧化物减排诱发的大气氧化性变化可调控氮沉降量。陆地生态系统的模拟结果表明,未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深入考虑大气污染控制引起大气氧化性改变的作用。
2022年6月6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宇教授和朱彤院士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题为“Unexpected response of nitrogen deposition to nitrogen oxide controls and implications for land carbon sink”的研究论文,探究了我国东部氮氧化物减排和氮沉降量变化的不同步性。
中国活性氮排放量大,氮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一直备受关注。通常认为,氮氧化物排放的变化会带来同等比例的氮沉降变化。然而,近期观测表明,我国东部近些年氮氧化物减排达30%,部分站点的氮沉降量却保持平稳甚至有所上升。针对这一问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结合区域化学传输模型和全国大气组分观测网络,发现氮氧化物减排诱发的大气氧化性变化可调控氮沉降量。
在中国东部地区,近些年氮氧化物排放下降导致臭氧以及自由基等大气氧化剂含量显著增加,进而促进氮氧化物向气态和颗粒态硝酸转化。硝酸的干沉降速率比氮氧化物高一个数量级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东部氮沉降变化趋势落后于氮氧化物减排。陆地生态系统的模拟结果表明,未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深入考虑大气污染控制引起大气氧化性改变的作用。
大气氮沉降对氮氧化物减排响应示意图(红色和蓝色箭头分别表示物种浓度的增加和降低;+ - 分别表示相应物种沉降量的增加和减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刘明旭(现为日本JSPS研究员)、2020级博士生尚芳和中山大学陆星劼副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宋宇和朱彤为本文的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也参与了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今日健康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8. 今日健康网 www.jinrijiank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jinrijiankang.org 执行主编:为民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